崇文门、花市、火神庙
6392 人已围观
【历史存照:1900年 北京“崇文门”城关】
【清宣统年间1909-1911年北京地图】
【老照片:北京崇文门外花市上四条胡同】
在八卦掌历史上,有两个人物与花市、火神庙关系密切。一是刘凤春,二是程庭华。刘凤春,幼年来京,学徒翠花业,江湖人称“翠花刘”,他所在的“吉祥翠花作坊”位于西打磨厂胡同。而江湖人称“眼镜程”的程庭华,他的眼镜铺位于花市上四条胡同。由此,关于刘凤春与程庭华是隔壁街坊的传言不攻自破。而历史上程庭华设场授徒,广传八卦掌的场所,正是花市火神庙。
2003年,花市火神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并因此得到保护性修缮,一晃历时数年。庙内原有明万历年间(1573~1620)右通政李琦碑和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左都御史崔应阶重修碑记,现已无存。庙内正殿屋脊,由绿琉璃瓦组成的六龙六凤造型,在老北京庙宇建筑中非常罕见。
修缮中意外发现的三块清康熙、同治年间的牌匾,是在拆除火德真君庙正殿抱厦的吊顶时发现的。在正殿东侧发现的两方康熙年间的牌匾,分别是蓝底金字“离照司权”和金底黑字“德辅阳光”,中间都刻有一个醒目的红色“献”字。而悬挂在正殿抱厦正面,同治年间的“仰企神威”牌匾,不仅个头最大,而且用料讲究,雕刻精湛。经测量这方匾长2.53米,宽1.04米。整块牌匾由两张樟木拼接而成,匾托上刻绘着金龙图案。牌匾左侧和下方还分别刻录了捐赠牌匾的13家商号和个人名字。通过这张牌匾,我们可以得知,同治七年,火德真君庙的主持名叫齐永福。
如今这里被崇文区图书馆“占用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