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架与行桩

05 04月
作者:张永春|分类:讲述|标签:站架 行桩 站桩 八卦掌 入门基础

2013081346155237.jpg

        八卦掌的入门功夫是“站桩”。武术圈的友人不禁会嘲笑说,哪家武功又不是呢?

        武术界常见的“马步”桩,旧时,在江南被称为“扎马”,北方称为“马裆”,即“骑马蹲裆式”的简称。如今的交通工具便利,人们已经很少有机会去骑马,所以站马步桩也就“印象派”的认为,只是简单的深蹲下去,追求并炫耀所谓的“四平马”......尝试去郊游骑马的朋友会有所体会,骑马并非坐在鞍上......古代战场上的武将,手持兵刃,也无暇手勒缰绳敕令战马,凭的就是“马裆”的“夹马”功力。自恃腿力不凡的朋友可以尽情在马上试试你的腿力,便知此言不虚,并能真正体悟“勒马听风”的含义及劲力所在。

        前人说“隐语”,今人谓之“简称”。“站桩”的全析为“站架、行桩”。它包含着两个紧密相连,密不可分的训练体系。其中站架是基础,其间架结构的合理性、牢固性至关重要。

        正如八卦掌总诀所言:“行如龙,坐如虎,动似江河静如山”。八卦掌的传统训练技法,首先要通过“虎踞、龙盘、推碑掌”的“站架”来训练完成。也只有将“站架”所得到的,相对静止、瞬间的整体力,进而运用到“行桩”的训练中,才能最终达到运动状态下,连续不断的整力。

在见到的众多友人和各种交流问询中,爱好者最多的问题集中在走步上。

        谈腰腿,问题表现在腿上,但根节却在腰上。只有标本兼治,解决了腰的问题,腿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。同样的道理,所有走步上的问题,其根节在于初学者没有很好、很严格的进行“站架”的训练。站都不稳,走又能好到哪去呢?

        但很遗憾,人们在认识上普遍“恍惚”了。因为无论是老师说的,还是书本中讲的,都说八卦掌的根基在于“走”,你怎么却说要先要“站”呢?

不错,“走”是八卦掌的核心与重点,但它是有前题的!它要有“站”的前题来做保障。如果您具备了“站”的雄厚基础,“走”自然就是下一步的重中之重,反之则不然。“拉屎一定撒尿,撒尿不一定拉屎”,这个道理尽管粗俗浅显,但却时常被大家所忽视。

        “走”的前题是“站”,没有雄厚“站”的基础,机械的“走”、盲目的“走”,是自欺欺人的瞎驴转磨。如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一样,要经过从喝奶、吃流食、到吃固体食物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如果将训练的步骤、方法,人为的部分隐藏或掩盖,带来的问题和影响,自然会非常的突出和严重。

        站架与行桩,合而为一,被称为“站桩”。站出架的标准,再行桩,走出桩的整劲,再练掌,这就是我在1991年《武魂》撰文“程氏八卦掌”一文中所阐述的:先练腿,次练身,后练掌的道理所在。初期这样看着好像慢,但事实上,比练套路出功快的多。

        学拳总要理、法、式皆明。“理”不清“法”不明,只是刻意单纯的去追求“式”的模仿,势必造成瞎驴转磨般的盲从。读死书,死读书,读书死,最终耽误的是自己........


浏览6746 评论0
返回
目录
返回
首页
答友人问(二) 评书系列(七)费隐涛《武当八卦掌》